今天的主角还是四君子,没办法,谁叫他是健脾这行的老大,一声号令,千呼百应。
(资料图)
我们习惯在际遇不佳的时候感叹自己生不逢时,四君子偏偏是生得其时,健脾事业的发展都是以其作为基础,不夸张的说,四君子就是健脾事业的开山鼻祖。
健脾很重要!医圣张仲景一句“四季脾旺不受邪”足以说明脾气健旺,身体抵抗力不会差的事实。
换言之,免疫力低下的人群,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脾虚。
然而脾虚的本质一致,表现出来的症状却各有所异。
事实在改变,理论在发展,方药也得与时俱进,我们在崇尚经方用药精简的同时,也要明白,站在巨人肩膀上谋发展的可持续道理,所以因证加减方药成了必然趋势。
四君子深明此道,为了不让健脾事业在自己手中停滞不前,这四味药决定拉拢合伙人共谋伟业。
四君子主功的方向是健脾益气祛湿,有没有这么一味药,既能防止补益引起的气机呆滞,又能帮助行气化湿?有,那就是陈皮,而且陈皮也是进脾胃经。加了陈皮的四君子叫异功散。
异功散:人参、茯苓、白术、陈皮、甘草。上为细末,生姜、大枣煮水送服。
异功散并不是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,而是同一个年代的儿科之圣钱乙的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因为有了陈皮的加持,除了原来的益气健脾,还有行气化滞。多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属脾胃气滞者,当然成人如果出现饮食减少,胸胃脘部痞闷不舒,泄泻拉肚子,也可以用。这个方子没有中成药。
紧接着,有这么一类人除了脾虚以外痰还特别多,有时多到总是会出现呕恶的现象。四君子更多的针对是脾虚有湿,这种湿未必是以有形之邪呈现,而痰则更多的是能听得见,看得到。除了理气化湿的陈皮,还要找一味药能降气化痰的,那就是半夏。
原来,陈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本来在化痰领域就已经闯出名堂,他们这个组合叫“二陈汤”,为首的就是以陈放越久越好的陈皮、半夏为首。所以四君子这次因为茯苓、甘草作为搭线人的角色把两个领域的佼佼者拉拢到一起,强强联合,四君子加陈皮、半夏变成六君子汤。
六君子汤:陈皮、法半夏、茯苓、人参、白术。上切细,生姜、大枣煮水送服。
六君子汤也是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,毕竟四君子和二陈汤都是来自这本药典,肥水不流外人田,六君子也囊括在自己的旗帜下。六君子汤有中成药六君子丸。
显然六君子的组方能侧面反映出脾虚为基础的前提下,身体进一步出现了以痰饮表现为主的症状,恶心呕逆,咳嗽白痰。
胃气贵在下降,如果脾虚不能运化食物、水湿,胃气不能和降就会出现上逆呕吐的现象。水湿积聚到一定程度,就会变成痰饮通过跑到肺里,阻碍肺气,引起咳嗽吐痰。因为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储痰之器。
所以益气健脾与燥湿化痰要同步进行,那些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或者久咳不愈、咳嗽痰多的,六君子就可以作为平时调理用。
香砂六君子是我以前介绍过的,而且特别适合这个时代。有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。
名字很直白,就是加了木香和砂仁。木香和砂仁都是能行气的,砂仁的作用点是脾胃,而木香的作用点更多的是肠道,如果脾虚胃胀痛明显或者气滞肿满的就可以考虑香砂六君子。饭后胃痛也可以平时调养使用。
最后总结一下:
四君子更适合单纯脾虚的人群。
异功散更多考虑的是脾虚夹有消化不良。
六君子除了脾虚还夹有明显的痰湿。
香砂六君子是针对胃肠道反应,尤其平时有胃痛、胃胀明显的人群。